新闻中心

2025(第十八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分会场议题发布,精彩不断

2025(第十八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轻量化大会”)聚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领域产业技术路线及其产业化应用中新技术、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和行业普遍关注的技术热点、技术难题和系统解决方案等。

一、大会分会场设置

大会设置了:17个专业方向分会场技术报告,分会场技术领域议题和技术方向如下:

议题方向1:中德、中日2个国际会场

  • 汽车轻量化国内外产业政策及前沿技术动态;

  • 汽车行业轻量化技术路线与创新技术;

  • 汽车轻量化产业化推广模式与典型案例;

议题方向2:多材料电池壳体设计与模拟

  • 多材料电池壳体的轻量化设计策略;

  • 多材料电池壳体轻量化技术路线;

  • 多材料电池壳体材料选型、结构设计与模拟技术;

  • 多材料电池壳体系统成本模型与控制技术;

  • 多材料电池壳体设计典型案例分享

议题方向3:材料卡片制作与优化技术

  • 新材料卡片构建与优化技术;

  • 多尺度材料建模与卡片优化协同设计技术;

  • 材料卡片数据库的构建与管理;

  • 材料卡片在汽车轻量化设计中应用案例分析;

议题方向4:先进连接工艺设计与模拟

  • 汽车异种材料连接专项技术路线;

  • 异种材料连接工艺设计与接头数学模型构建技术;

  • 异种材料连接接头关键性能检测与模拟技术;

  • 异种材料连接工艺核心装备开发;

议题方向5:高性能轻质合金与一体化成型

  • 铝/镁/钛等轻质合金材料开发及关键性能评价;

  • 铝/镁/钛等轻质合金一体化成型及模拟技术;

  • 铝/镁/钛等轻质合金关键零部件轻量化结构设计;

  • 铝/镁/钛等材料及关键零部件疲劳性能与微观失效模式分析;

议题方向6:材料动载荷下性能检测与评价

  • 动载荷下轻量化材料的力学性能评价方法;

  • 轻量化材料在碰撞与冲击载荷下的行为研究;

  • 动态载荷下材料疲劳寿命预测与优化技术;

  • 动态载荷下材料本构关系构建及其案例分析;

议题方向7:新能源汽车全新架构设计

  • 新能源汽车全新架构的CTC/CTB技术趋势与探讨;

  • 新能源汽车车身架构设计要点及分析;

  • 电池系统与车身、底盘等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设计要点;

议题方向8:高性能复合材料开发与工艺

  • 复合材料开发与微观特征表征;

  • 复合材料及其零部件性能检测与评价技术;

  • 复合材料关键零部件结构设计技术;

  •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数字模拟技术;

  •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核心装备开发;

议题方向9:先进汽车钢及其成形工艺

  • 新型汽车钢开发与关键性能评价技术;

  • 先进汽车延迟断裂评价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

  • 汽车钢先进成形性分析与模拟关键技术;

  • 汽车钢先进成形工艺与核心装备开发关键技术;

议题方向10:多材料车身耐腐蚀设计与评价

  • 多材料车身耐腐蚀设计策略与挑战;

  • 多材料连接部位的腐蚀行为与防护技术;

  • 轻量化材料在腐蚀环境下的性能评价方法;

  • 多材料车身腐蚀仿真与寿命预测

议题方向11:乘用车及关键零部件高度集成与数字化设计

  • 乘用车及其关键零部件轻量化结构集成设计;

  • 乘用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关键性能检测与评价技术;

  • 乘用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设计与模拟分析;

议题方向12:商用车及关键零部件高度集成与数字化设计

  • 商用车及其关键零部件轻量化结构集成设计;

  • 商用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关键性能检测与评价技术;

  • 商用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设计与模拟分析;

议题方向13:低空产业轻量化技术

  • 低空飞行器驾驶室/壳体轻量化结构设计;

  • 低空飞行器的轻量化材料选型;

  • 低空飞行器轻量化制造工艺与成本优化;

议题方向14:改装车和专用车轻量化技术

  • 改装车和专用车的整车轻量化技术路线;

  • 改装车关键零部件轻量化介绍设计与模拟分析;

  • 轻量化设计与改装车和专用车性能提升技术;

  • 改装车和专用车轻量化部件的制造工艺与成本控制;

议题方向15:中国轻量化车身会议(6个车身和3个商用车)

  • 整车和车身轻量化技术路线

  • 整车和车身重量管控流程与管控机制;

  • 关键零部件轻量化创新设计技术;

  • 轻量化与系统成本平衡和控制技术;

  • 整车和车身选用高性能新型材料;

议题方向16:企业轻量化专场

大会设有企业专场,企业确定与汽车轻量化强相关技术,与大会方联合确定企业专场技术报告内容和时间;

二、报名截止时间

将于2025年8月15日大会所有技术报告将全面截止。

三、技术报告要求

技术报告人

演讲人员应具备5年以上企业汽车轻量化技术开发与管理经验,优先邀请企业技术主管、技术总师、部门及单位负责人和高校、科研机构高端人才;

报告专业性

主会场和分会场所有技术报告,务必要保证其演讲内容与其所在会场的主题吻合,且不得有企业公司介绍、产品广告等商业宣传性内容;

知识产权

参加演讲的单位和个人,其报告内容不得侵犯其他单位或个人知识产权,请企业和个人自行规避,如有侵权行为,由企业或个人自行承担;

报告甄选

为了保障技术报告质量,大会将按照1:1.4的比例进行组织报告,经过大会专家委员会审核后确定最终技术报告。

技术报告收费

企业根据需要选择会场,技术报告为20分钟及5分钟现场答疑,可现场展示公司技术、产品,除演讲嘉宾外,另提供1个参会名额,收费为8万元/报告。

联系我们

 电话:010-60565601/02/03/04/05

 传真:010-60565633    

 邮箱:jiaotong2008@163.com